金寨县红摇篮文化培训服务中心
服务热线:0564-7192233
当前位置: 首页>>最新资讯>>最新资讯

小小粽子的红色情缘


点击数:13362022-06-03 00:00:00 来源: 金寨红摇篮

新闻摘要: 端午节到了,剥开绿叶, 我们发现一颗颗香糯粽子的背后, 有很多红色的剪影。 那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身躯, 那是一段段真实感人的故事……

 端午节到了,剥开绿叶,


我们发现一颗颗香糯粽子的背后,
有很多红色的剪影。
那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身躯,
那是一段段真实感人的故事……



    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,陈望道从日本回国,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。一日夜晚,陈望道在老宅柴房里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,母亲端来一份糯米粽子和一碟红糖,反复叮嘱他趁热吃。隔了一会儿,母亲在外问:“红糖够不够?”陈望道随口回答:“够甜的了。”后来,母亲收拾碗筷时,竟看到儿子满嘴都是墨汁,碟中的红糖却一点没动。原来,陈望道翻译入迷,竟蘸着墨汁吃完了粽子。母子俩不禁相对大笑。



      1936年端午节那天,天下着大雨。三娣嫂照常用那只竹篮,想方设法把满满一篮子粽子送到了茅棚里——陈毅等游击队员的住处,在物资匮乏,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陈毅看着三娣嫂冒雨送来的这些充满革命情谊的粽子,非常激动,亲切地问她:“表嫂,你叫什么大号呀?”


“我姓周,妇娘们没有大号,小名叫三娣子。”她回答说。


“闹革命嘛,男女平等,你也该有个名字啊?”陈毅同志风趣地说。


“好是好,只是我没文化。你给我起个名字吧!”她说。


“这样好吧,你天天给我们送饭,买东西,手里少不了一个篮子,就叫周篮吧!”陈毅同志想了一想,爽朗地笑道。


大家赞同这个名字,认为很有纪念意义,周篮自己也很满意这个新名字。后来,游击队员们则亲切地称呼她为周篮嫂。


       浓浓粽子情,满满革命意。正是有无数像周篮嫂这样,舍身忘死的人民群众,使红军和游击队得以打破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而生存下来。对此陈毅曾满怀深情地歌颂道:“靠人民,支援永不忘。他是重生亲父母,我是斗争好二郎。革命强中强。”